文明实践|小积分竖起移风易俗“挡箭牌”

“以后我们村民办婚礼不租酒店的场地,就在我们村的‘新婚礼堂’,省钱还给‘加分’!” 5月13日,在宁津县柴胡店镇吕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吕志栋正和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装点吕庄村“新婚礼堂”。吕志栋口中的“加分”是吕庄村推行的文明积分,村民通过参与村内移风易俗、民风建设、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方式赚取文明积分,平日里攒下的积分会存入自家文明卡,积攒到一定分值,就可以在村文明银行兑换日用品、食品或报刊。如果村民违反社会公序良俗、有违法犯罪行为等,则会扣除积分。

微信图片_20220513141702

“我是村妇女主任,又是党员,应该响应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的号召,但是孩子结婚的时候老人坚持要按‘老事’办,红白理事会用文明积分荣誉制度劝说老人,让老人心服口服。”吕庄村妇女主任吕永宁说,文明积分让村民普遍反映的“面子问题”有了“挡箭牌”,节俭办事成了村集体共同的约定,大家都遵守,移风易俗顺理成章。

吕志栋介绍,吕庄村人口近千人,距离宁津县城近,村民务工、做生意的多,经济条件较好,慢慢的,红白喜事成了村民互相攀比的“舞台”。以结婚来说,每桌至少16个菜,烟酒越贵越好,迎亲车辆越多越好、还得用名车迎亲,份子钱200元起步,让吕庄村条件好的人都感觉有了负担,但没人愿意说破,“泡沫”越来越大。

“我们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凡事讲民主是村里的老传统,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也不例外。”吕志栋说。2021年年初,吕庄村召开村民大会,将尴尬的“人情账”拿到明面上来说,大家双手赞同整治歪风邪气。吕庄村整顿曾形同虚设的红白理事会,家家户户投票选举真干事、敢干事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吸纳进来,重建《吕庄村村规民约》《吕庄村红白理事会章程》,推行文明积分制度,协助村民规范办红白喜事,踩下了“人情歪风”的“急刹车”。

 “我儿子的婚礼就是在村‘新婚礼堂’办的,在酒店租舞台、音响设备就要五六千,如果请司仪,就要上万了。”吕庄村文明家庭户吕同林说。吕庄村“新婚礼堂”是吕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增设的功能场地,村党支部还购买了一套音响设备和气球拱门免费供新人使用。在“新婚礼堂”办喜事的年轻人顶格获得年度文明积分,还可以参与年度县级文明家庭评选。

 “文明积分荣誉制度是发挥村民自主性、让村民自己培育纠错机制和向善自觉的制度,它竖起了移风易俗‘挡箭牌’,大家在相互促进中共同移风易俗,推进很顺利,效果很明显。”吕志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