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宁津县“三强化”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为增强群众灾害防范意识,牢固树立起“防灾胜于救灾”的思想,提高逃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宁津县以强化宣传、强化教育、强化实践为抓手,组织开展以“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512175538

强化宣传,重氛围。志愿者通过悬挂标语、为群众发放科普宣传单、避险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向群众详细讲解生活中的灾害种类及遇到各类自然灾害时该如何避险自救,使村民进一步增强防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自救能力。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土”喇叭早、中、晚定时播放常见的自然灾害、火灾、用电、用气、雷电避险、地震避险、洪水避险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方法注意事项、自救措施等知识,提升了广大群众的避险自救能力,营造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土”喇叭变身应急“热”喇叭。

微信图片_20220512175550

强化教育,防隐患。宁津县“文明实践+科普”组建了 “科普之光”志愿服务分队,针对文明实践实践所(站)、农村大集、公园景区、企业、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公共服务场所组织专业志愿者开展防灾减灾宣教活动,为群众讲授台风、暴雨、地震、雷电、火灾和泥石流等应急避险知识,志愿者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方式,现场还通过知识提问,疑问解答等方式,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护技能,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微信图片_20220512175557

强化实践,保安全。为提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和逃生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学校、养老服务中心等重点领域,组织消防应急演练,演练模拟火灾遇险被困,需要紧急救援场景,通过模拟真实救援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场景,向现场观众传授灭火器和消防栓等基础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并逐个进行操作体验,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