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教育面对面|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育面对面

  《教育面对面》节目由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与德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传播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提供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探讨青春成长的亲子话题,讲述蓬勃向上的教育故事。每周一到周五11:30-12:00首播,19:30-20:00重播。

    节目通过“奏嘛新闻客户端”、“喜马拉雅FM”以及德州交通音乐广播的官方视频号、抖音号进行同步的音视频网络直播,欢迎大家实时收听收看并留言互动。

    参与热线2662979   2663979。

德•心成长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到底该怎么疏导,这是很多家长都急于了解的问题。我们之前一直在强调:要沟通,要让孩子能够表达。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心态和学习,而且也干扰了孩子的价值观和生活。如果孩子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的心理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只有正确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发展。毕竟,家长们除了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同样也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情绪发展。只是,孩子们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家长往往不知道怎么应对。

    今天我们邀请张婷婷老师,一起谈一谈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及应对措施。

特邀嘉宾

张婷婷

德州市第九中学心理老师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研究生

绘画心理治疗师

心理疏导师


    张老师: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波动,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具体有哪些特点呢?

   1.青春期青少年情绪反应强烈且固执。你说东她说西,你要求她做这个事,她偏偏要做别的事,很多情况表现的固执己见,家长痛苦不己,百思不得其解。

   2.情绪的波动性大。情绪极其不稳定,时而大哭,时而大笑。

   3.情绪的细腻性。通常太过敏感,很在乎别人的一言一行,可能因为别人的一个小小言语或举动,就会对他产生具大影响。

   4.情绪的表现性。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自己:有的穿奇装异服;有的用各种夸张的动作、行为、语言表达自己;有的打架斗技来展示自己等等。

   5.情绪的闭锁性。表现很成熟的样子,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自己,不和你说话,独自发呆。

   那么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呢?

   青少年是人生中身体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青春期更是发生着巨变的阶段,因此,其情绪发展存在程度不同的各类问题,常见的情绪问题有:青少年抑郁、焦虑、双相障碍、自卑、孤独易激惹。

   我们作为成年人都知道,青少年时期遇到的这点点小事在人生的长河中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但是,对于青少年她的苦闷自卑,她的情绪波动,不被人理解确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不能说他就是幼稚她的情绪问题就是无所谓,对于青少年他们确实很多时候感觉到的是情绪的痛苦。很多时候也不是他不想做好而是他不能,他生病了,就像很多时候溃疡是情绪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那么具体到现实中,引发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呢?

   个体因素:学生个体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与每个人的气质类型、适应能力、敏感度等都有关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举个例子,比如说去戏院看戏迟到了,胆汁质和守门人争吵后强行进园看戏,多血质比较灵活一看2楼把守较松偷偷从二楼溜进去了,粘液质等一场完后再进,抑郁质抑郁寡欢的回家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与解决策略和人的素质教养没有太大关系。是一种天生的表现,从四个人的处理方式上我们发现多血质灵活粘液质沉稳一个偏向外向一个偏向内向,但他们的情绪比较稳定所以天生的他们在情绪上不会出太大问题,胆汁质的代表是张飞,这样的人往往比较急躁易怒,很多事情还没有搞清楚就已经开始行动或见义勇为了,过候才发现自己没有搞清楚事情原委。抑郁质代表林黛玉,多愁善感,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点名批评谁,甚至没有批评他他就觉得在批评他很敏感,甚至很愁苦,感觉自己被老师怀疑或指责了,其实老师可能说的根本就不是他。

   家庭因素:如父母过于宠溺,或父母期望过高,家庭氛围紧张,教养方式不同等因素。

   社会因素:由于竞争的压力下延至中小学,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教师的教育方式失当等。

   情绪不能表达会怎么样呢?

   很多孩子的情绪都只能用躯体化了也就是说表现了身体的疾病了才可能被注意到。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孩子今天早晨说我心情特别烦,我特别厌学,我不想去上学,我压力很大我现在状态很不好。家长会同意不让他去上学吗?但如果这孩子说我现在头特别痛,肚子疼我甚至有些呕吐,有些站不起来我站起来就晕他这样的一些躯体的表现那家长可能会说那现在不要去上学了,咱们赶快去看病,所以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情绪最后都要以躯体化来表现,就是因为她的情绪只能去攻击她的躯体,才能够被我们的大人所关注到。情绪不能被表达就常常会有躯体化的表达,躯体化是情绪的表达与呼救。

   作为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做好情绪调节呢?   

   这里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消灭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也有它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说调节好孩子的情绪并不是要消灭孩子的负面情绪,这是一个基本的遵循。

   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指导孩子做好情绪调节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情绪发展的特点。

   其次是要和孩子建立很好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具体方法有:

   1.给孩子建立情绪表达的通道。情绪不会消失,所以要及时表达,不让孩子吞咽自己的情绪吞咽的情绪不会消失可能会变成躯体的疾病来表达。而且在孩子表达情绪时家长不要去评判孩子。

   2.让孩子说出来,训练孩子使用我信息的表达(行为、感受、影响)

   3.深呼吸、蝴蝶拍、旅行、拍照、听音乐、做清洁、走进自然甚至看看云、抱抱树都可以释放情绪。

   4.利用情绪ABC理论,帮助孩子们改变对事件的认知。适用于初中生以上,小学生给他讲ABC理论会有点高。

   5.鼓励孩子多运动,用各种方法去运动。

   今天特别给大家介绍的是具象化技术。

   具象化技术是情绪调节的非常好用的办法,把抽象化为具象,把无形化为有形的这样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情绪,情绪就是一个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绘画对情绪进行表达,用形状和色彩让孩子表达他们对情绪的理解,比如说悲伤这种情绪你觉得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把它放在瓶子里面它会是怎么样的,所以呢可以通过让孩子们绘画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让它看得见摸得着了,有形状了有颜色了孩子们就会觉得情绪通过这样的一种表达孩子的情绪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和处理。

    当然大家还可以用九宫格让孩子把情绪去做表达,情绪九宫格,首先标记一个最近出现的情绪,无论这个情绪是正向情绪还是负向情绪,紧接着由这个情绪出发你想要做什么事情呢?还有就是在这个情绪当中你自己的生理反应是怎么样的,透过情绪九宫格不断的练习可以发现我们情绪背后的源头在哪里,也能让孩子知道,如何理性的来疏导我们的情绪。

   还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分,这个简单的行为对处理情绪很有用,给情绪打分的过程会让孩子从情绪的当事人变成旁观者,这样跳脱出来的感觉会让孩子对情绪有一个更加客观和理性的看待。

    最后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在情绪管理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因为如果我们这些成年人情绪比较稳定的话那孩子也会更有安全感。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在疲惫不堪压力很大时,情绪都不会太好,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们要带头学会自我关怀,因为只有你把自己爱够了,才能真正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