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宁津县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共享墨韵书香”志愿服务活动

“我平时喜欢练习书法,因为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很难有较大突破。没想到,今天红马甲上门,为我们送来了免费书法培训活动,听了书法老师的指导意见,真的很开心。”宁城街道居民张淑芬乐呵呵地说。

微信图片_20220429161618

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群众良好的书写习惯,扩大文明实践活动影响力、感染力,宁津县文艺惠民志愿服务分队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 共享墨韵书香”为主题的书法交流培训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孔令颖为书法爱好者们讲述理论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从东汉的摩崖石刻到清代隶书为主线进行讲解;县书协副主席王春泉和志愿者孔令颖对书法爱好者们所带来的作品现场点评并答疑解惑。

微信图片_20220429161623

“书法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而且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文字的热爱之情,书法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会一直在路上。”县书协副主席王春泉说。

根据近期书法爱好者们书写的作品,县书协副主席王春泉和志愿者孔令颖为书法爱好者讲解在书写过程中写的不到位的地方,并现场示范需要改进的地方,让书法爱好者更直观的了解自己书写中的不足,特别应注意行书的转折处要提笔,以及隶书线条的粗细变化,在书写过程中要轻松书写,不要太过于紧张,以及为大家提出的备战山东省临帖展关于布局的问题做出相应解释。

微信图片_20220429161630

志愿者孔令颖为书法爱好者们讲解了东汉《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门颂》、《西峡颂》、《好大王碑》以及清代隶书的风格特征,分析每个碑的基本情况、字形、线条的不同之处。并以自己作品为例,讲解在创作中如何取法《好大王碑》、《张迁碑》,从理论和技法方面进行剖析,让书法爱好者们在临习和创作中学会如何取法,丰富了书法爱好者们的理论积累,为下一步更好地书写隶书奠定了理论基础。

截至目前,共开展书法交流培训活动29期。通过这次书法交流活动,让书法爱好者认识自己书写中欠佳的地方并加以改进,以便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下一步,宁津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路径,为更好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