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志愿红”变身为民解忧“大帮手”

“一号楼二单元16楼电梯口瓷砖掉落一块,给修吗?”“已经报修了!”……每天,宁城街道各小区业主微信服务群响个不停,“志愿红”人工客服24小时在线。今年以来,宁津县聚焦“五为”志愿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精准性、靶向性水平,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借助微信群开展志愿服务,延伸文明实践触角,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文锦苑有936户,现住有2000余人,每天都有业主询问疫情防控、小区卫生、水电维修等各类问题,我渐渐也成了‘百事通’。”负责文锦苑社区的志愿者陈美慧说。

微信图片_20220427161602

今年以来,宁津县探索通过“一楼一微信群”“一户一人进群”的形式建立业主服务微信群,鼓励物业红色管家、业委会成员志愿者等担任微信群群主,志愿者进驻各群,变身“志愿红”人工客服协助群主服务居民。截至目前,参与志愿者达1000余人,累计建立微信群382个,实现城区小区、家属院全覆盖,3万余位户主通过扫码、邀请等方式进群,业主入群率高达80%以上。

“无论谁家有什么事在里面说一声,志愿者管理员们总是会有解决办法;有啥意见建议,志愿者管理员们也会积极采纳。”在宁城街道翰林院居民心里,志愿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他们的“解忧大帮手”。

4月26日,志愿者刘燕松来到翰林院80岁的李奶奶老人家中,将治疗高血压的药品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叮片送到老人手里。这让她感到格外惊喜,诧异志愿者竟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原来,平日里老人由于不识字加上行动不便,吃的药都是女儿给买好送过来,但是这两天女儿一家去了外地,暂时回不来,女儿担心老人每天必吃的药坚持不到她回来,便通过“志愿服务微信群”私聊刘燕松说了相关情况,刘燕松看到消息后立即回复,并买了药专程送到家。

微信图片_20220427161608

“群众线上吹哨,志愿红线下报到。微信群是大家生活中普遍运用的交流方式,运用到志愿服务上,可以说接受度很高,效率很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欢说,从“人居环境怎么提升”到“疫情期间返宁如何报备”,从“电梯报警需要维修”到“哪个垃圾箱有外溢”……居民们都愿意在群里和志愿者说一说,聊一聊,切实打通了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