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卫生搞好 政策讲明,志愿红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这是今天打扫卫生的标准,大家拿好,咱们到了村子以后,按工作划分工作组。清理组以拖拉机、人力结合清理建筑废料、泥砖、碎瓦等重物,除草组以除草机、人工结合清理野草、杂草。”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出“让‘志愿红’成为农村人家环境整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倡议后,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纷纷响应号召,分赴561个行政村,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废弃杂物,齐心协力“大扫除”。

微信图片_20220420095128

为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制定以服务时长为基础的星级认定、公共服务、评先树优等志愿服务嘉许回馈机制,对志愿者及其家人入学、就业、医疗、交通、服务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激励。同时,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打造了积分商城,把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与积分兑换、享受服务、获取荣誉等激励挂钩,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大家一定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在卫生整治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注意和村‘两委’干部、村民配合好。”卫生环保志愿服务分队组长陈刚为大家讲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志愿者穿上红马甲,扛起铁锹、拿上扫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各自分包区域,与村“两委”干部对村庄、村内道路两侧等区域进行全面打扫和清理。在大扫除过程中,志愿者发动村民对自己的居住场所进行彻底清扫,使得各家各户自觉参与村庄环境建设,管理自家以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家园。

微信图片_20220420095133

“菜叶子属于厨余垃圾,旧抹布属于其他垃圾,这回不会搞错了。”啥是厨余垃圾,啥是其他垃圾?过去,村民谁也没有概念。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的主播志愿者宋学远和宋艳借着入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机会,向村民们科普垃圾分类这一健康生活方式,讲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便民、惠民、利民、乐民”的“民心”工程,号召大家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微信图片_20220420084644

“今天村民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的播报内容提出了意见,有的内容‘官气’重,村民不爱听,我要马上对播报内容进行改进。”融媒体中心智屏工作部的志愿者郭锐说。

“家里家外大变样,出来进去都舒心。我们要让村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就要让村民成为参与者、建设者。村民除了在朋友圈打卡、晒图之外,还可以鼓励他们将文明生活习惯、志愿服务情况写入家风家训,鼓励村户整洁与青少年品德教育结合,让孩子参与其中,”柴胡店镇崔杨村党支部书记任廷水对徐新赟说。

截至目前,宁津县共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4000余人。下一步,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持续与省、市、县重大工作任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打造一批有宁津特色、叫得响、含金量高、影响深远的志愿服务品牌,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把志愿服务工作做实、做好、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