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天衢街道做优“一老一小”服务 共绘“朝夕美好”画卷

大略网·奏嘛新闻12月24日讯 今年以来,天衢街道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创新服务举措、打造工作亮点,全力绘好“朝+夕”美好民生画卷。

一、完善服务体系,推动“老有颐养”

以助老食堂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截至目前,辖区已建成使用助老食堂5处,其中4处获得全市助老食堂示范点称号,全市第一批助老食堂揭牌仪式在于赵社区召开。依托今年建成投用的养老服务中心,累计为辖区五保、低保等困难老人开展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1800余次。投资6500万元,启动建设悦活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床位260余张,预计2025年底竣工投用,将建成城北面积最大的公益性、普惠性综合养老产业项目。广泛动员辖区“五老”、党员、青年等先后成立“为老”志愿服务队15支,开展反电诈宣传、“银龄指尖”智能手机使用小课堂、家电维修等志愿活动200余场次,老年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广泛链接资源,推动“幼能善育”

街道结对山东省乡村振兴公益基金、鲁信公益基金等公益组织5家、先后招募辖区爱心企业46家、爱心商户190余家,多年来累计为辖区困难群体捐赠棉被、羽绒服、书包等爱心物资及爱心助学金60余万元。肖何庄、乾城等6个城市社区开设幸福学堂6个、累计开办寒暑假托管班50余班次,解决“看护难”问题。发挥紧邻德州学院位置优势,与德州学院多个下属学院签订志愿服务结对协议,联合学院志愿者为辖区少年儿童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英语课堂、烘焙手工等活动。肖何庄、西长社区签约专业社工机构,全年开展绘画课堂、红色教育等活动100余场次。

三、创新融合发展,实现“老幼共融”

加强统筹规划,将养老和育幼服务空间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打造、一体化运行。依托13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实现了健身区、图书室、教室等“老幼”阵地共建共享共融。建设3处儿童友好社区试点,配备标识牌、户外儿童座椅、儿童意见箱等设施42处。打造“老幼共融”10分钟智慧健身圈,精选9处场地,建成智慧健身设施214套、总占地面积3242㎡,累计使用人次超22万人。去年以来,依托智慧健身空间,街道先后孵化老年人协会9个、“银龄”健身队7支;组织辖区幼儿园、小学开展户外健身研学等活动200余场次,营造出“耆老焕彩、稚子欢歌”的良好体育运动氛围。

四、夯实工作基础,做好“兜底保障”

充分发挥网格员、志愿者作用,完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孤困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寻访关爱机制。整合残联、医保数据资源,建立困境儿童、老年群体主动发现机制,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救助。为88名困境儿童、老年人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73.51万元;与26名分散供养老年人签订“四方”关爱照料服务协议书,强化监管责任。依托辖区2处365暖留中心,广泛开展一老一小一妇关爱帮扶活动200余场次。加强辖区养老院巡查工作,每季度聘请专家对辖区养老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吹哨开展联合执法,守牢养老安全底线。

一老一小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下一步,天衢街道将持续围绕养老育幼需求,进一步建强体系、优化供给、创新服务,为儿童撑好“关爱保护伞”,让老年人安享“幸福夕阳红”。

(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奏嘛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