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齐河县推动婚俗改革——爱与文明同行 家与幸福相伴

8月29日,在齐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婚恋家庭驿站婚姻登记处,多对新人在颁证厅内集体宣读结婚誓言。颁证厅外,新人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恋爱沙盘”游戏,模拟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境遇,在沙盘推演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投资、理财、创业等过程,游戏中设置移风易俗行为奖励,让新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新风的熏陶。这是齐河县推动婚俗改革的日常一幕。

近年来,齐河县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润心,发挥政治引领、德治教化、自治强基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走心”,以移风易俗推动基层治理焕发新气象,持续涵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同时,齐河县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地深入推进婚俗改革,通过推行特色婚礼、集体颁证仪式及打造文明实践婚恋家庭驿站、婚俗文化馆、成立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等创新举措,将移风易俗融入婚姻服务全流程。

打造仪式感“殿堂”

让登记成为幸福起点


走进齐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婚恋家庭驿站婚姻登记处,目之所及都是喜庆的红色。大厅一侧的宣传大屏幕上,抵制高价彩礼、恶俗婚闹的移风易俗趣味短视频,集体婚礼、公交车婚礼等新式婚礼的现场回溯循环播放,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前来登记的新人。

除此以外,县婚姻登记处还设置有婚前医学检查咨询台,每对新人前来申请结婚登记时,门口的工作人员都会主动接待,引导他们自愿接受婚前健康检查。“我们想让新人及时了解免费婚检政策。目前婚姻登记处已搬迁至妇幼保健院,能实现婚前体检、结婚登记‘一站式’办理。”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孙振虎说。同时,在咨询台前,倡导婚事新办、简办的倡议书整齐摆放,倡议书上还印有移风易俗视频二维码,新人可以选择在线上了解县婚姻登记处对于彩礼、婚礼规模和婚嫁宴请开支等的指导性建议。

“临济”“瞻岱”“康城”“拱极”四个以齐河古城门命名的登记窗口格外醒目,它们分别被赋予了“鸾凤齐飞 飞黄腾达”“山盟海誓 福泽延绵”“同德同心 福瑞安康”“佳偶天成 祥和幸福”之意,给予新人来自齐河最美好的祝福。而结合中式和简约现代风格的颁证厅,则免费供新人使用。县婚姻登记处通过精心设计的颁证词引导新人宣读结婚誓言,感悟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与担当。

县婚姻登记处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藏品丰富的婚俗文化展馆了。齐河县充分发挥“文化”婚姻登记中心独特优势,建成德州市第一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馆,设置了文化展区和实物展区。文化展区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婚俗变迁,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婚俗服装及其对应的文化背景;实物部分目前收集到了部分服饰、老式结婚物件和老式结婚证件,如缝纫机、收音机等记录当时婚姻习俗、社会风尚的典型物件,“这里展示得很全面,尤其是求婚帖、庚帖、八字帖、合婚帖以及最后的正式婚书,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古人对婚姻的郑重态度。”一对参观婚俗文化馆的新人说。

“我们在这里打造婚俗文化馆,就是为了增强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婚姻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传承好传统文化。”孙振虎表示。

近年来,齐河县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新式婚礼,比如用电动车组成婚车车队、新能源公交当婚车……在齐河县婚姻登记处宣传墙上,新人们绽放笑颜的一幅幅照片展示着全县倡导“婚事新办 简办不减爱”的成果。“未来,我们还会打造黄河之畔‘传统婚礼+集体颁证’系列文化品牌,将婚俗改革融入家庭建设、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推动婚俗改革走深走实。”孙振虎说。

组建家庭辅导团队

上好“婚姻第一课”



“拒绝铺张攀比,以温馨仪式代替奢华宴请,让婚礼回归情感本质。倡导礼轻情意重,用真诚祝福替代高价彩礼,减轻家庭负担。”8月29日,婚姻辅导中心“婚姻学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李红燕以“婚俗新风+幸福同行”为主题,为领结婚证的新人讲解婚俗改革的重要性,引导新人树立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婚嫁理念,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

为了给不同阶段的家庭上好“婚姻第一课”,齐河县成立了县护航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并打造“幸福讲堂”,为新人举办“幸福的密码”等婚姻宣讲辅导活动,不断深化新人对于家庭观、责任观的理解。中心还定期组织宣传队走进社区,举办婚姻家庭专题讲座、工作坊,将婚姻辅导和婚俗新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前置化、常态化。

在日常工作中,婚姻辅导中心的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则以“维促家庭和谐、推动移风易俗”为服务理念,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免费提供婚恋指导、婚姻咨询、离婚劝和、家庭关系改善、法律咨询、情感疏导等全方位公益性服务。“作为一名婚姻调解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同时又是心理咨询师,我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大众。我觉得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县人民医院心理健康门诊专家张慧英表示。

“我们辅导中心由200余名志愿者组成专业团队,每周一至周五轮流‘坐诊’,通过专业服务,助力更多家庭收获幸福,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县护航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主任高志新介绍,文明实践志愿者还为当事人建立了信息档案,后续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再次了解他们的婚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巩固调解成果。

据了解,齐河县护航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自成立运行以来,已开展辅导服务1.5万余次,接待离婚夫妻10480对,辅导率达100%,有力推动了家庭和谐,促进了社会稳定。

除此以外,齐河县还组织团县委、妇联等部门密切合作,开展婚俗改革宣传活动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婚庆公司、酒店等行业推出简约婚礼套餐和优惠政策;组织县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单位,监督指导婚介机构严格遵守行业规范,杜绝婚介市场虚假宣传、怂恿高额彩礼、婚骗等不良现象,保障婚恋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指导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监督。同时,齐河县还挖掘和展示本地传统婚俗中蕴含的敬老爱幼、良好家风等优秀文化内涵,并结合时代特点,推广文化婚礼、集体婚礼、公益婚礼等现代婚礼形式,培树文明新风。



传承传统文化

培树文明新风


“红白喜事要从简,不讲排场不攀比,方便别人又利己,也是喜……”8月31日,在胡官屯镇阴河村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镇艺术团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纷纷登台献艺,他们自编的移风易俗三句半、相声、小品等节目接连登台,在潜移默化中将移风易俗新理念根植群众心间。

将县婚姻登记处打造成移风易俗前沿阵地只是起点,齐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将宣传移风易俗的舞台搭到群众身边,结合各地特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文明新婚之风在欢声笑语中浸润心田。

深化“文化先行官”品牌项目,依托全县“三团三社”和基层文艺骨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移风易俗文艺展演”系列活动,精心编排《社区有个“管得宽”》《“女婿”上门》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引导群众登舞台、唱主角。同时,梳理县优质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三下乡”、公益电影、小戏小剧文艺展演等文化进乡村活动,向群众宣传婚事新办等文明新风。

为让群众对移风易俗更加可知可感,齐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文艺+宣讲”立体化宣传模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婚俗文化馆等阵地,打造移风易俗“公益微市集”,推出了故事分享会、知识大讲堂、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等活动,组织文明实践宣讲团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移风易俗。线上,创作接地气、有共鸣的融媒产品,开展移风易俗直播宣讲、有声宣讲、图文宣讲等活动;创新实施文明实践“微广播”项目,开设《齐新风》栏目,录制《移风易俗倡议书》《移风易俗科普小知识》等音频,通过覆盖全县的应急广播终端,每天早中晚定时向群众宣传婚事新办等文明新风知识。通过这些举措,齐河县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遵德守礼、崇德向善,为建设乡风文明注入新的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