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宁津好人之星候选人事迹展示(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宁津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科员  李志敏

春节前夕,李志敏住院动了手术,在刚刚动完手术身体还没恢复的情况下,大年初二,就接到紧急命令,她急忙告别年迈的母亲和幼子,立即驱车离开德州市赶到离家100多公里的宁津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部署,立即带领15名队员奔向了德滨高速宁津监测点战斗防疫一线,开始了紧张的防控工作。她每天24小时坚守在防控疫情的战斗岗位,她带领着“娘子军”,每天核查车辆600多辆,检测人员1000多名,每天睡眠不足五个小时。由于来的匆忙,没来的及带换洗的衣服,她的警服白天脏了晚上洗,早上潮乎乎的衣服在刺骨的寒风中冻的发硬。因为工作太忙,她10多天的时间里不知道挂断了多少次儿子的电话,在仅有的一次通话中以为儿子会埋怨她,没想到懂事的儿子反倒是安慰起她来:“妈妈,你放心吧,每天我都按时完成作业,我会乖乖的,虽然我很想你,但我会忍住不哭,你一定要戴好口罩,天很冷,妈妈你记得多穿点,妈妈加油”,听到这些话,这个坚强的“女汉子”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虽然她心里很难过,但是她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她不仅仅只是孩子的妈妈,她还是人民警察,她需要守护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宁津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科员  李明

2020年1月23日,他刚回到老家,跟父母话还没说几句,就接到疫情在前取消休假的命令,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犹豫,在父母期盼的眼神下他毅然决定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经过4个小时的长途驾车,他赶到了大队。1月26日,大队接到命令,对高速口进行封控检查过往车辆,他立即带队奔赴高速口,连续奋战48小时后,根据局党委对工作的统一安排,由其他兄弟科室接管高速口的工作,他才回到单位进行调整。1月28日10时30分左右,特巡警大队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梯队,发现疑似病例,需要对村庄周围进行封控,接到命令后,仅休息了2个小时的他,又带领10名特警队员赶往现场进行道路封控工作。2月2日,为加强对隔离人员的时时监控,需增加监控摄像头及音响设备,时间紧任务重,李明同志迎难而上毅然请命接受任务,克服重重苦难,带领2名队员,经过近10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在凌晨4点30分将所有设备调试完毕,能够正常运转,保证了“党校集中隔离点”的准时启用。李明同志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在高速口检查过往车辆656辆、检查人员782人;利用无人机制作重点区域航拍图57张,在疫情村庄劝阻随意走动人员150余人、提醒教育未带口罩人员60余人,带队执行管控任务13次。

宁津县公安局民警  张帆

张帆同志自肺炎疫情开始时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未休息。该同志工作认真踏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先后在宁津县高速路口和宁津县张大庄镇双碓村区域执勤。该同志工作注重方法,在高速路口执勤时先后检查车辆1113辆,排查人员1806人次,劝返车辆136辆,人员352人次。

疫情严峻,张帆同志迎难而上,喊出了“到疫情最严峻的双碓去”的口号,该同志先后被分派到大尹村和清明寺村执勤。驻村执勤期间,工作上发动和依靠群众,就疫情严峻的形势及本村的情况跟村干部一一交流,讲担当,讲奉献,杜绝一切因人情进出村的情况。

张帆同志冲锋在防控肺炎疫情一线,执勤的背后是带病坚持。张帆同志手上带着大量小时候因冻破毛细血管留下的红色血点,依旧冲锋在冰天雪地的执勤点。虽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和耳膜凹陷,但吃药坚持战斗;虽不是党员,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无数党员先锋队员们共同冲在抗疫战争的一线。

张帆同志和他的战友已在抗疫一线战斗了二十余个昼夜,他们用血肉身躯筑成切断病毒进出的隔离带。在共同努力下,双碓区域未发现新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宁津县卫健局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 赵清云

隔离区内的工作人手不够,为了保证集中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赵清云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我去吧”,简单的3个字,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勇于担当的一颗初心!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全副武装后,赵清云进入隔离区,成了“逆行者”中的一员。为隔离人员送中药、送桶装水、送充电器、清理生活垃圾,协调新来的隔离人员调换房间、解除隔离人员搬离房间......,帮助隔离人员解决各类问题,一趟又一趟,直到所有隔离人员衣食无忧、心情顺畅。

都说女儿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这话用在赵清云身上再合适不过。女儿田赫今年12岁了,平时就喜欢粘着爸爸。然而,这个漫长的寒假,他却让女儿失望了,但是一封写给爸爸的信,让这个年过不惑之年的男人泪流满面。“亲爱的爸爸,突如其来的肺炎,带走了您陪伴家人的时间。作为您的女儿我很高兴,也很骄傲,因为我有一位奋战在一线的爸爸......”。当电视上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赵清云一直在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因为担心儿子安危晚上睡不好觉了,正月十二这天血压一下子升到200mmHg,吓坏了全家人。这种时刻,作为一个儿子,本应在母亲床前尽孝,但是当时集中隔离点各项工作还千头万绪,走不开。这时,他的妻子一个人扛起了这个家庭,带着老母亲到县中医院找大夫、验血、拍CT、开药方,先后换了两次降压药,才把老母亲的血压给控制住。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是他工作的动力和源泉,也让他能够放下所有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上。

宁津县宁城街道东关村村民  李国旗

1月31日上午,德州市宁津县宁城街道东关村被爱心弥漫,村民李国旗早早地来到了本村疫情防控募捐处,将县 “诚信十佳示范标兵”个人奖励基金5000元全额捐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李国旗第一时间主动加入到本村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和村内党员群众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2019年,李国旗因为13年连续献血被评为宁津县第四届“诚信十佳示范标兵”,他说,“我无偿献血也不是图名图利,就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现在,疫情当前,我自然要能出多大力就出大多力!”李国旗捐完款便又加入到防疫执勤志愿者行列。

宁津县保店镇小杜村党支部书记  杜万恒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面对疫情,按照宁津县委、县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总体工作部署,保店镇全镇人员迅速行动,众志成城,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疫情出现已来,保店镇爱心人士捐款捐物防控疫情的好人好事不断,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当前,小杜村支书杜万恒更是迅速行动,通过村内大喇叭广播宣传,挨家挨户排查返乡人员,提高村民疫情防控意识,通过每天定时在村里进行消毒,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他还和村委会的几名人员轮流在村口执勤,劝阻一些外来人员进入村内。偶尔会遇到一些村民不配合,他便耐心地为村民讲解疫情状况和防护工作的重要性,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村里的主心骨,我一定要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守好这个大门。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的危急时刻,这些爱心人士心系社会、关心他人,慷慨捐赠的善举,将会更加凝聚人民的向心力,增强保店镇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宁津县津城街道洼刘村党支部书记  宋桂荣

从大年初一开始,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宋桂荣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趁着人们还没起床给村里消消毒”宋桂荣说到,“俺是党员,又是支书,别看俺年纪大,这点事还是没问题的,现在疫情这么厉害,俺得保护好庄里的老少爷们。”就这样,身背50斤重的喷雾器,步行一个半小时义务为村里消毒成了她每天的第一件事,村庄的角角落落布她的足迹。

晚上来到洼刘村疫情防控监测点,看到4名“全副武装”的同志,走近了才发现,原来宋桂荣依然带队坐班值守。冬天的晚上特别冷,街道夜间巡查人员站在那里短短的5分钟,就冻的面红耳赤,瑟瑟发抖,不停地跺脚。其中的一位街道巡查干部说道:“大婶,这么冷的天,你快回家休息睡会吧,你这一天天的10多个小时都在这里也不是回事啊,况且这里还有别的党员们在这里轮班呢。”宋桂荣就回复说:“没事,疫情面前大家都很辛苦,我只是做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该做的。”

整个春节期间,宋桂荣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过度的劳累让她腰肌劳损的老毛病又犯了,尽管如此,她也没有和任何人说,只是紧了紧自己带的护腰,又奋战在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

宁津县浩跃机械配件厂经理  郝广越

郝广越是时集镇双庙村的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能力突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过中国赴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任务。退伍后,郝广越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脱下的是军装,肩负的是责任。

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找到村党支部书记,主动请缨加入村内防疫志愿服务队,大年初二就正式“上岗”了,他以军人的姿态,带头在卡点值班,对路过本村人员实时登记,询问去向,郝广越每天都背着20斤重的喷雾器为全村消毒,不让病毒蔓延到村内。

从一月底开始郝广越便自己联系各种渠道购买口罩和消毒液,但因都是紧俏商品,辗转多处,最后他托朋友在韩国买到了300个口罩和120瓶消毒液,共计4000多元,全部发给了村民。

郝广越同志退伍不褪志,多年来时刻不忘军人本色,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迹。

山东故乡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战泽业

战泽业,曾获得“全国希望之星”、“10年全国希望之心”、“20年全国希望之星”、2019年底获得“30年全国希望之星”,并作为代表去团中央参加“希望工程30年报告会”。2020年初作为青年代表参加“德州市两会”。

“无抗”鸡蛋、持续供应!疫情发生后,身在青岛的战泽业十分牵挂家乡的父老乡亲,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众,大家基本生活物资是否充足?防护物资是否足够?是否还有其他需求?一系列问题令他坐立不安。大年初三,捐赠“无抗”鸡蛋150 箱,于当天全部送达贫困户餐桌,同时表示将做到持续性供应,保证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蛋类”需求。

坚守初心,回报社会。战泽业出身贫寒,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完成学业,从大学开始,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攒下来的钱去资助其他贫困学生,反哺社会。工作以后,从未间断资助其他贫困学生,回馈社会。

感恩家乡,回乡创业。2018年开始,在宁津县保店镇投资建设了一座现代化蛋鸡养殖场。该企业高标准设计和建设,争做行业标杆,立志为蛋鸡养殖行业做出贡献,助力乡村振兴。企业名字叫“山东故乡牧业有限公司”,商标名字叫“爱故乡”,并以企业名称做着爱心公益。

天津保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宝庆

乙亥末,庚子初,新冠肺炎肆虐,全国医用物资紧缺。徐宝庆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行动,通过多方筹措购置了200桶84消毒液通过大型货车连夜发往长官镇为抗击疫情补充物资。同时他还捐资5万元委托长官镇政府交予宁津县慈善总会。他说:“国难当头,人人有责,联合抗‘疫’,刻不容缓,如有需要,我随时听从召唤。”

徐宝庆带领着宁津县长官镇小高村志愿服务队从2017年开始每年春节为小高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面粉和大豆油,让老人们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同时也为长官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捐资捐物,这几年来为敬老院捐献数万元。“能为老人们做点事,让他们生活水平更好一些,我感觉这是最有益的事。”徐宝庆说。同时,他还承包了小高村所有村民每年的引用黄河水费和村里的路灯电费,让村民们出入有明亮的路灯,生活用着免费的黄河水。老百姓们对他称赞不绝。徐宝庆还为村里出资修建了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现在村里健身器材配上了。大爷大妈们在这里健身时都说:“宝庆是个好孩子啊,为咱们村干了不少的好事。”

2020年春节前,徐宝庆资助了长官镇10名贫困学生,总计38000元。他表示自己会一直资助这些贫困学生直到他们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在求学的路上,我愿意为他们‘扶君上马,再送一程’,不让他们因贫困再落在别人后面。”徐宝庆说。



风易俗 邀您来 “拍砖”


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

喜事新办、白事简办,

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监督电话:0534-5423110


审核:李晓东|编辑:王晓云

微信名:文明宁津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