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一座桥,温暖一域人||财政局全力保障共驻共建社区生活物资供应

架起一座桥,温暖一域人

“10号楼3单元101,请携带生活垃圾下楼,把物资带上去”,随着大喇叭反复播报,不少居民凑到窗边,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自从实行封控管理以来,大家足不出户,严格执行防疫规定,这样的“新鲜事”着实具有吸引力。

单元楼门前整齐的排列着许多购物袋,袋子里既有蔬菜、鸡蛋等新鲜食材,也有卫生纸这类的生活必需品,按着每户预约的需求单独归置好。被喊到的居民依次下楼领取,每领完一户,一旁的工作人员立马进行病毒消杀,并将下一户物资转移到单元门口,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不一会儿就将物资转送到各家手中。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为全力做好居家隔离群众物资保障,让居民安心“宅”在家,财政局积极组建物资配送分队,采取“无接触代购”方式,定时收集群众需求信息,提供代购代送服务,实现点对点配送和无接触领取,确保居民的“粮袋子”、“菜篮子”、“药箱子”等生活物资安全有保障。

定时汇总信息

及时配送到位

刚处理好单位的工作,保障小组的屠俊卿就立即赶往超市,仔细核对每一户需要的物品和价格,她说:“物资采购需要对着小票和明细表一条条对应检查,特别需要耐心和细心,适合我们女同志做,我们尽可能把工作做细,让居民买着安心,用着舒心,为防疫工作贡献巾帼力量。”


积极沟通协调

满足差异需求

“起初,我们只保障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但考虑到封控楼道与普通居家隔离不同,隔离管理更为严格,长时间隔离造成居民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负责协调物资供应的孙伟凯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在不影响整体防疫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协调新时代、贸易大厦等多个大型商超,增加了水果、牛奶等物资供应种类,尽可能满足居民需求。”


引导居民自治

建立长效机制

“这个社区建成年代早,人口流动大,原有的社区党支部力量有限,我们先是通过成立物资群的方式,每个楼道成立微信群,再引导让大家推荐楼道长和楼长,汇总物资需求和人员信息,做到全面覆盖和重点关照,这样大家有了主心骨,我们也有了好帮手,”筹备组组长李付敏说,“等疫情结束后,这些群众推荐的骨干移交社区党支部管理,共同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进一步垒实组织基础。”

财政局过开通代购服务,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在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物资供应的同时,又保证了群众安全宅家,起到“暖人心,稳信心,聚民心”的作用,为全市抗疫工作贡献积极的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