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乐陵:成立“时间银行”助推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新动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承德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力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发挥作用长效机制,今年10月份以来,乐陵市从“建章立制”、“规范队伍”、“丰富内容”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规范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动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与城市基层治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社区和老同志的充分认可。

一、建章立制“走在前”

制定出台《乐陵市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制度》《“本色家园·红韵金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爱心兑换制度》,确保志愿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序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小组,由社区工作者担任小组负责人,负责离退休干部志愿者的联系协调、值班安排、服务时长记录及活动组织开展等工作,抓好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制定计分规则。实行1:1“服务时长—积分”兑换制度,志愿服务每满一小时积1分,超出半小时不满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算,由接受服务的社区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长,形成“时长—积分—兑换”闭环通道。

明确兑换方式。一是实物兑换,与就近商场、超市合作,老干部志愿者可根据个人需求,每季度末凭借积分到指定超市集中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二是兑换服务,老干部志愿者及家属可根据现有志愿服务项目兑换理发、家政、文艺汇演等相应时长的“点单”式服务。三是政策优惠,凡是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纳入“时间银行”管理的老干部,均可享受志愿服务优先、老年大学入学优先、入学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乐陵市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制度》


《“本色家园·红韵金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爱心兑换制度》

二、规范队伍“走得稳”

品牌引领,盘活志愿服务资源。以“情暖枣乡”志愿服务品牌为基础,在社区内广泛招募具有强烈服务意愿、专业优势特长的老干部志愿者,组织开展常态化、高质量、多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

岗前培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公益讲堂等方式,先后组织开展了5期志愿服务培训,培训主题涵盖时间银行理念、志愿服务工作准则、社区工作条例、志愿服务技能等方面。

乐陵市离退休干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会议


发放存折,规范志愿服务行为。向老干部志愿者发放时间银行存折,由社区工作者负责统计登记在册,实行“一人一折”管理,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志愿者行为规范的志愿者,视情节严重给予注销存折、核减服务时长等相应处理。目前,正分批次组织老同志登记注册,发放领取“时间银行”存折,已登记志愿服务队伍3支,规范登记在册志愿者50人。

在社区发放时间银行存折

三、丰富内容“走得远”

根据社区居民实际需求,明确可开展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形成文艺展演、教育宣传、文明倡导三大类20项服务内容。

文艺展演,惠民演出。组织具有优势特长的老干部志愿者在“七一”、“中秋”、“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进社区开展文艺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区文化养老事业健康发展。自时间银行制度建立以来,已在社区开展文艺活动5次。

老干部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唱红歌

思想教育,政策宣传。以书画、文学等老干部社团为依托,成立老干部社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红韵金秋”老干部宣讲团为主体,组织老干部进社区开展青少年政治教育活动,通过讲党史、讲红色革命故事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目前,在时间银行登记注册开展社区党史宣讲活动2次,受众2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老干部宣讲团进社区

为青少年讲红色故事

纠纷调解,和谐共建。成立社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岗,组织各类专业的老干部志愿者参与法律普及、司法援助、纠纷调解、医疗卫生、救助帮扶、健康咨询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具有不同优势特长的老干部都在志愿服务岗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目前,已在盛鑫首府、枣城家园两个试点小区成功打造社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岗,并安排公安局、法院、民政局等单位20余名老干部轮流值班,获得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社区老干部志愿服务岗

为居民调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