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德州:出台系列高质量政策 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

524日,德州市召开“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双招双引’”会议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 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政策举措, 掀起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新高潮。 

德州:出台系列高质量政策

项目挖潜 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5%以上

通过强化项目挖潜育新、推进企业数转智改、健全服务推进体系、强化要素支撑保障等措施,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5%以上。

具体政策措施:一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项目,投入奖补比例提升至5%、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是加大各类要素供给。优先支持高效益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能需求。优化涉企环保服务,实现即来即审、并联评估。

三是推动产业生态建设。鼓励产业链延伸和垂直整合,对链主企业招引产业链关联配套企业,结合新引进的配套企业投产第一年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给予链主企业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德州:出台系列高质量政策

每年滚动培育100家“种子”企业

按照“育种”“扶苗”“强树”“造林”四个层级,逐步建立联动的“种子库”,实行全周期培育,每年滚动培育100家“种子”企业。

重点实施好四个行动计划:一是“育种”计划,前瞻布局优势产业。通过支持中试基地建设和科技团队创业,引育一批优质“种子”项目。二是“扶苗”计划,助力企业固本强基。围绕初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建立“育苗”帮扶导师团,为“种子”企业提供“一对一”经营指导。三是“强树”计划,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支持“种子”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引育高层次人才,“一企一册”制定成长目标,帮助骨干型企业攀登上市。四是“造林”计划,塑造优良产业生态。支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三类投资基金,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支持天使基金投资我市“种子”企业,政府出资比例最高可达60%

德州:出台系列高质量政策

5000万元 快来拿德州内资项目大奖

聚产业、聚人气、聚资源、聚要素、聚红利,我市出台了《德州市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力度更大、措施更实。

一是强化投资激励。内资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外资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支持企业购置设备奖励资金最高200万元。激励政策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不设投资额下限。

二是以商招商激励。对引荐人最高奖励500万元。对第三方承办的招商引资活动,单场最高支持20万元;对在我市举办的以商招商活动,单场最高支持30万元。

三是要素保障激励。对用地集约工业项目,在土地出让价款、供应方式、产权登记等方面给予扶持。对新设立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给予奖励。

四是载体建设激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代建基础设施,并给予代建单位一定扶持;支持市域外政府和企业在我市合作建设“园中园”“飞地园区”。

五是突出重大项目激励。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等企业项目,落户天衢新区或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可采取“政策漫游”方式重点扶持。

政策有亮点,兑现更有力。

除此之外,在财政金融支持方面还有3方面政策。一是新增财力奖补方面,企业技改后按照新增财政贡献,最高可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二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实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风险补偿三年行动计划,设立2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对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分别给予30%20%风险补偿。三是鼓励国有企业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参与市场化股权投资,计划每年国有企业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项目达到20个以上。

德州:出台系列高质量政策

到“十四五”末 全市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番

为鼓励引导我市企业抢抓机遇,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

德州:出台系列高质量政策

力争23年 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年初,我市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 细化出188项具体任务,力争通过23年努力,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部分领域改革举措在全国有影响、在省内做示范。

德州市县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大力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于功能相对简单、风险相对较低的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全流程“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对天衢新区审批事项实行“点单式”放权。